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健康知识  >  正文

孩子得了疱疹性​咽峡炎怎么办?

作者:九棵树实验幼儿园  时间:2024年05月11日

疱疹性咽峡炎全年均可发病,夏秋季为流行高峰,可在托儿所、幼儿园及学校等公共场所聚集发病。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疾病, 好发于5 岁以下的小年龄, 每年的4 ~ 7 月或夏秋季为发病的高峰期,具有很强的传染性。

1、疱疹性咽峡炎是什么?

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,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。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、头痛、厌食,并常有颈,腹和四肢疼痛。

2、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:

1、潜伏期2-7天,患儿没有任何症状,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。

2、前驱期1-2天,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℃-40℃,并伴有咽喉红肿、食欲不振等症状。

3、水疱期2—3天,除高烧外,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。

4、溃疡期,低烧或退烧,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,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。

温馨提示:

     患病期间,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,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,防止高热惊厥图片

3、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

多见于3—10岁儿童,尤其是小于5岁的孩子。潜伏期为3—10天,多以突发高热开始,24—48h可达高峰,升至39—41℃,伴头痛、咽部不适、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、拒食,甚而发生高热惊厥稍大一些的儿童及成人常见症状是:严重的咽痛、吞咽困难、四肢肌痛、厌食乏力等,持续4—5天后,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,24h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。

4、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

     疱疹性咽峡炎主要通过粪-口途径或呼吸道传播,亦可因接触患者鼻分泌物、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,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会导致感染。

5、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

(1)勤洗手:饭前便后、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。

(2)勤通风:家中应每天开窗通风2-3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钟。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时,尽量避免带宝宝到人多或者空气流通差的地方。

(3)勤清洁:宝宝的餐具、奶瓶等物品,使用前要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毒;宝宝的玩具、被褥等要定期清洗消毒。

(4)多锻炼:日常带宝宝适当的进行户外运动,以达到增强体质,提升抗病能力。

(5)少聚集:人口流动大的地方接触到病原菌的几率也相对的增加,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,不要去人群集中的地方。

(6)增加营养:注意给宝宝均衡的膳食营养,多吃一些豆制食品,鱼、蛋、瘦肉等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以及新鲜的瓜果,让宝宝身体健壮,增加抗病能力。图片

5、相关问题解答

疱疹性咽峡炎不会复发,但可能会再感染新的病毒。疱疹性咽峡炎是可能由20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类疾病的统称,感染过这20多种肠道病毒中的一种后,不会再感染这种病毒,但是仍有可能感染这20多种肠道病毒中的其他种类病毒。

疱疹性咽峡炎会在家庭中传播。虽然在5岁以下儿童中高发,但成人也易感染,尤其是免疫力弱的成人更易感,比如孕妇和产后妈妈。

疱疹性咽峡炎仅在口腔咽峡部出现疱疹和溃疡,极少出现并发症,一般无重症表现。手足口病除了口腔内会出现疱疹外,主要在手、足、臀等部位会出现皮疹或疱疹,易引起并发症,严重者可危及生命。家长们应当在孩子们出现相关症状时提高警惕,及时至正规医疗机构就诊,以免拖延耽误病情。

分享到:
版权所有 ©上海音乐学院奉贤区九棵树实验幼儿园
地址:上海市奉贤区金海街道展园路229号     沪ICP备12004465号
技术支持 上海时光基业软件有限公司